水立方
国家游泳中心又被称为"水立方"(Water Cube),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,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,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。它的设计方案,是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"水的立方"([H2O]3)方案。2003年12月24开工,在2008年1月28日竣工。其与国家体育场(俗称鸟巢)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,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。
简介:
国家游泳中心2003年12月24日开工,在2008年1月28日竣工,规划建设用地62950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65000-80000平方米,其中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0平方米,长宽高分别为177m×177m×30m。来自101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多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共捐献了9.4亿人民币。其中郑裕彤、郑家纯父子及属下企业曾捐赠五千万元人民币。
奥运过后,水立方和鸟巢已成为北京市的新地标。
用途:
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,国家游泳中心承担游泳、跳水、花样游泳等比赛,可容纳观众坐席17000座,其中永久观众坐席为6000座,奥运会期间增设临时性座位11000个(赛后将拆除)。赛后将建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、集游泳、运动、健身、休闲于一体的中心。
设计理念:
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方案,是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"水的立方"([H2O]3)方案。该方案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、澳大利亚PTW建筑师事务所、ARUP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联合设计。设计体现出[H2O]3(水立方)的设计理念,融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于一体,设计新颖,结构独特,与国家体育场比较协调,功能上完全满足2008年奥运会赛事要求,而且易于赛后运营。
国家游泳中心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负责建设、管理和运营,于2003年年底开工,2007年底前完工并投入试运行,接受国际游泳联合会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的检查和验收。
"水立方"是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,它的膜结构是世界之最。它是根据细胞排列形式和肥皂泡天然结构设计而成的,这种形态在建筑结构中从来没有出现过,创意十分奇特。
"水立方"的墙面和屋顶都分内外三层,设计人员利用三维坐标设计了3万多个钢质构件,这三万多个钢质构件在位置上没有一个是相同的。这些技术都是我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,他们填补了世界建筑史的空白。
门票信息:
2008年10月5日后,经过短暂的转场,中心区和鸟巢、水立方、国家体育馆、国奥村国际区将长期对市民开放,门票价格不变。
中心区"免费不免票"
2008年9月29日到10月5日期间,奥林匹克公园将正式对公众开放,奥林匹克中心区免费不免票,观众持免费参观券进场,进入鸟巢、水立方、国家体育馆、国奥村国际区需另行购票。2008年9月25日到28日为试开园阶段,观众可持参观券进入中心区,各场馆不对外开放。奥林匹克中心区每天开园时间为9时至21时,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开园时间为9时至19时。
开放期间,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(不含国家会议中心)、森林公园、国奥村国际区对外开放,北区场馆群不开放。其中,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和森林公园"免费不免票",持森林公园参观券可通行中心区,但持场馆门票和中心区参观券不能通行森林公园。
票价:
联票100元,包括鸟巢30元、水立方30元、国家体育馆20元(不含戏水乐园)
单票鸟巢50元水立方30元(参观)50元(游泳2小时)200元(戏水乐园)
国家体育馆20元
国奥村国际区20元
交通信息:
乘车路线:607,510路北辰西桥北站下。运通113,407,386,656,658,983,753,740内外环,939,944,660,689路北辰桥西站下,328,379,419,425,484,518,628,751,617,913,运通110路洼里南口站下。
- 下一篇:颐和园